2)797 五轴!五轴!_超级军工帝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于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工作,而且还是长时间工作中的叶轮,也是非常致命的。

  “刘主任,设备问题,我们也没有办法解决啊……”对于刘一九提出的问题,更换压力设备,没有问题。

  毕竟沪市重工也是军工系统的,虽然他们是造船的,生产业务也是非常繁忙,让他们帮忙调整一下,生产几个产品,问题也是不大的。

  但是数控机床这方面,是整个共和国的短板。

  要么,就用更多的材料,更多的时间来培养顶级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已经经验,让他们成为最为顶级的技术高手;要么,就是获得更加先进,加工能力更强,精度更高的五轴加工中心!

  第一条,所有人都不会去选择。

  “如果培养我们的九级钳工来干这样的事情,咱们不说效率的问题,单单是国内最为年轻的九级钳工都是四十多岁,花数年的时间,大量的精力以及成本培养出来,他们又面临退休了……”乘坐蓝军直升机专程从大巴山赶到蓉城132厂参加技术讨论会议的王顺义直接就否决了这个提议。

  因为九院本身就是拥有国内最多顶级技术工人的单位,在数控生产与人工生产的高精度质量保证方面,九院的领导最有发言权。

  “老谢,你们那边的五轴不是解决了吗?”刘一九询问着同样到了这边的谢和平。

  这些问题,不是刘一九发现的,而是谢和平以及于建国等人经过讨论之后分析得出来的结果。

  最顶级的九级钳工代表吴德林同样也是被招到了这边。

  见到刘一九把压力丢到了自己身上,谢和平苦笑一声,“刘主任,目前我们的五轴加工中心功能方面虽然实现,但是精度方面却差了不少的。我们只能保证毫米以内的位置精度,同时,分度精度只能保证在″以内。按照发动机的要求,需要的用来进行精加工的加工中心,至少需要到毫米以内的定位定精度以及加工精度,同时,分度精度在″之内……”

  五轴的加工中心,搞了这么几年,才勉强搞出来,但是用于最为精密的制造,根本就不行。

  大多数时候,还是得靠工装夹具以及工人的经验水平来保证。

  “刘主任,五轴一直是我们在加紧研制的重大技术装备,为了这个,国防科工委专门划拨了一千万的经费给我们……”负责五轴加工中心研发的于建国也对着刘一九说道。

  这不是他们不努力,而是要达到要求,目前看来,短时间内不可能!

  “那你们告诉我,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?我们的发动机,如果没法解决,那么,我们的试飞工作就得停下来,就连仿制的首飞获得圆满成功,也很难进行下去了……”刘一九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,对着眼前在座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问道。

  众人尽皆沉默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